当前位置: 首页> 文集> 李鸿章传 >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

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

作者:梁启超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

溯黄河之源,出于星宿海,取道甘肃,流入蒙古沙漠,改道多次,始至山西,已挟沙而来矣;道出陕西,又与渭水汇流,其质更浊;再穿土山向东而出,拖泥带水,直入河南,所至波(疑为“披”——编注)靡,水益浑矣,此即黄河之病原也,下游之病良由此,主治之宜在病原加意。盖下游停淤之沙,系从上游拖带而来。上游地高,势如建瓴,且两面有山约束之,水流极速,沙不能停,迨一过荣泽,一派平原,水力遂杀,流缓则沙停,沙停则河淤,河淤过高,水遂改道,此自然之理。征诸往事,已有明征。惟一河改道,万姓遭殃,转于沟壑,死于饥寒,从古迄今,不知凡几。而黄河则南迁北徙,畅所欲为,以开封为中心,自辟半径之路,于扬子江北中间千五百里扇形之地,任意穿越,虽齐鲁诸大峰,亦难阻止。河水所经之处,沙停滩结,民叹其鱼,防不胜防,迄无良策,补偏救弊,劳民伤财,其祸较疾病刀兵尤为猛烈。然天下无不治之水,虽非易事,尚非人力难施。其法维何?曰求诸算学而已。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